《典籍周口》:《道德经》第二十章
来源: 周口日报 时间: 2022-07-15 07:25:24 访问量:0

字体大小[ ] 打印

分享:

  传承优秀文化,解读历史经典,开启智慧之光。大家好!今天我们共同学习《道德经》第二十章。

  老子说:绝学无忧。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美之与恶,相去若何?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荒兮,其未央哉?众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春登台。我独泊兮,其未兆,如婴儿之未孩;儽儽兮,若无所归。众人皆有余,而我独若遗。我愚人之心也哉!沌沌兮!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澹兮其若海,飂兮若无止。众人皆有以 。我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

  阅读学习这一章,亲切之感油然而生。尽管这一章是《道德经》中比较长的一章,但由于老子是用第一人称“我”与人们对话,并且说的全是心里话,所以丝毫也没有冗长的感觉,反而想让老子再多说一些,多听听他学道、悟道、体道并最终得道的体会。

  用第一人称说事析理是《道德经》的一大语言表达特色,八十一章《道德经》中,共有36句话直接用“我”“吾”说事析理,直接把自己摆进去讨论问题、发表感想、阐述见解,增强了《道德经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。犹如老子穿越到了当代,与我们面对面地谈心交流,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。具体到第二十章,老子着重介绍个人修身悟道的方法。他采取正话反说的方式,把自身摆进去,把世俗之人的心态行为与自己的心态行为作了对比和描述。在这种对比描述基础上,老子所发出的感慨是深刻的,其中最关键的是他强调的“六独”:

  一是“我独泊兮”。“我”对众人熙熙攘攘,兴高采烈,如同享受盛宴,如同登上高台赏春之类的事情不感兴趣,独自宁静淡泊,无动于衷,没有一丝寻欢作乐的念头。就像范仲淹在《岳阳楼记》里说的那样,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。因为自己的心志已经超越了世俗的价值,因此也就无所谓悲喜了。

  二是“我独若遗”。众人都富足有余,而我却依然清贫。这里,老子与世俗之人形成了鲜明对比:世俗之人掉进钱眼里不可自拔,绞尽脑汁地追求功名利禄等有形之物,而老子则是把注意力放在追求精神世界的充实上。因为他孜孜以求的“道”,就是文化精神长期积累、高度抽象的产物,是无形之物。在世俗之人看来,追求这种不当吃、不当穿,看不见、摸不着的无形之物太没用了,老子醉心于此,真的是愚蠢至极。而在老子看来,这种追求,恰恰是一种真正的精神世界的富足,是非常有意义的。老子活在自己所建立的“道”的价值世界里,并不懈探索着、追求着,其中的乐趣,是世俗之人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的,因为二者不在一个频道上。

  三是“我独昏昏”。众人都光彩炫目,唯独我暗淡无光。世俗之人在追逐到功名利禄后,一般的都要衣锦还乡、四处炫耀一番,唯恐大家不知道。而在老子看来,这是完全不必要的。功名利禄之类的身外之物早晚都会失去,只有道是永恒的,对道的追求和由此带来的人格的提升和精神的升华也是永恒的。表面看似暗淡无光,实是内含无穷无尽的能量。老子正是以大智若愚的方式,以难得糊涂的心态保持着独立的自我与人格。

  四是“我独闷闷“。众人都精明严苛,唯独我似乎昏沉糊涂,是那样的淳朴实在。《红楼梦》里的“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”被不少人奉为座右铭。殊不知,这正是老子所摒弃的。在老子看来,入世过深,被滚滚红尘淹没而不自知,沉湎其中不可自拔,似乎是如鱼得水的人,能够得意于一时,却不会风光一世。人世间多少眼见他起高楼,眼见他宴宾客,眼见他楼塌了的悲喜剧轮番上演,依然没有惊醒梦中人,依然是“你方唱罢我登场,总把他乡当故乡”。到头来,只落得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下场。因此,世俗之人的“察察”,实是“闷闷”,而老子式的“昏昏”,实为“察察”。其实,老子不屑与那些自以为精明的俗人为伍,更不会在思想上、做法上和俗人达成共识。可见,“闷闷”是至高的境界,拥有它的人可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多一些淡定、多一份平和。

  五是“我独顽且鄙”。世人都精明灵巧,仿佛有所作为,唯独我愚顽不灵,仿佛鄙陋笨拙。老子曾说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”。他是深知自己的人格性情的,也是认准学道、悟道、体道的目标后,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。因此,他坦言自己“顽且鄙”,并且对此毫不后悔、津津乐道。因为,“大道甚夷,而人好径”,大道是平坦宽阔的,但世俗之人往往弃之不顾而选择去走歪门邪道。在这方面,世俗之人越精明灵巧、有所作为,距离大道就越远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老子的“顽且鄙”,正是坚守天下大道的韧性与毅力的表现。

  六是“我独异于人”。前面说那么多,到了篇末,老子终于点题了:“我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”这是明明白白地向世俗之人庄严宣告:唯独我与众不同——秉持本性,以“道”自守。在老子看来,面对世俗的洪流,个人也许如流沙,不能自主,但至少应该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,做到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,这样才不至于丧失自我,被时代逆流裹挟。否则,生命真的是如同蝼蚁,如行尸走肉了。当然,老子“我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”的自白,显然是在说明,追求大道者,必须做到“独异于人”,不怕孤独寂寞,不怕中伤误解,这也是老子坚定不移、持之以恒追求大道的意志和决心的表白。

  讲到这里,对本章开篇的“绝学无忧”就容易理解了。这句话中,“绝学”是手段,“无忧”是目的,“绝学”是为了杜绝忧患。“绝”是弃绝,“学”指的是什么呢?不是指读书学习,这个学指的是俗学,也就是社会上流行的学问,用现在的话叫“潜规则”之类。在文中老子一再提到“俗人”如何如何,就是不要学习俗人那一套,要杜绝忧患。人的忧患是什么呢?老子认为最突出的就是对名的忧患、对利的忧患,就是老子在文中讲的对“昭昭”“察察”“有余”等的追求。用现代的话说,老子这里说的“学”,指的是对俗人、对“潜规则”的一种效仿。“绝学”是说不要盲目地羡慕别人、跟着去模仿的意思,根本不是指要抛弃研究学习。抛弃学问,老子还写《道德经》干什么?

  当然,对老子思想领悟最到位、践行最有力的是与老子一样“独异于人”的庄子。庄子一生,保持真我,追求自由,蔑视权贵,看透生死,法天效地,与自然大道共存。我们通过他的两则小故事,可以看出他自由洒脱、独立不倚的人生姿态。

  第一则小故事:一天,庄子正在垂钓。楚王派人来聘请他做官,来人对庄子说:“我们大王久闻先生贤名,想让您帮着治理国事。希望先生能出山,上为我王分忧,下为黎民造福。”

  庄子旁若无人,看都不看来人一眼,淡然地说:“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,被杀死时已经三千岁了。楚王用竹箱子装起它,盖上锦缎,供奉在庙堂之上。请问二位大夫,此龟是宁愿死后遗骨被高高地供奉起来,还是宁愿活着时在泥水中自由游弋呢?”来使道:“自然是愿意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。”庄子说:“二位大夫请回吧!我也愿在泥水中自由游弋呢!”由此可见庄子追求与自然为伍的自由生活。

  第二则小故事:庄子的朋友惠施在梁国做了宰相,庄子想去看看他。有人听说后急忙对惠子说:“庄子来,恐怕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呀。”惠子于是很惶恐,想逮捕庄子。派人在全国上下搜了三天三夜也没找到。

  正在此时,庄子从容来拜见,并对惠子说:“你听说过南方一种叫凤凰的鸟吗?这凤凰展翅而飞,从南海飞到北海,非梧桐不栖,非练实不吃,非醴泉不喝。这时,有只猫头鹰正美美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,恰好凤凰从它头顶飞过。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,生怕美食被夺去。你说这可笑不?”

  惠子似乎还没听懂,一脸茫然。庄子说:“现在您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?”惠子听后,一脸难堪。由此可见庄子蔑视权贵、淡泊名利的思想。庄子的一生,正是“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”的一生。

  总之,老子洞察世间万物,看淡功名利禄,甘处人下、与世无争、秉持本性、执道而行。他的“六独”,在礼崩乐坏,列国征战不已,天下纷纷扰扰的春秋末年,是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姿态,是他坚守大道、清虚自守的理想生活方式。老子的“独”与“异”,对人们的启示作用是积极的,应该认真体悟并践行。(记者 黄佳 整理)

责任编辑:段九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