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重预防应知应会
来源: 安全监管一科 时间: 2018-08-21 10:10:10 访问量:0

字体大小[ ] 打印

分享:

1.双重预防:风险分级管控、隐患排查治理。

2.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目的: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“认不清、想不到”的突出问题,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,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。

3.双重预防机制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:第一道是管风险,第二道是治隐患。

4.双重预防机制基本工作思路:通过双重预防的工作机制,切实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,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,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
5.严把两道关口:按照目标导向,坚持重大风险重点管控,严把风险管控关;按照问题导向,坚持重大隐患限期治理,严把隐患治理关。

6.“六位一体”管控体系:排查(建库)、辨识(分级) 、管理(明责)、控制(防范)、预警(促改)、考评(奖惩)。

7.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目标: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有效管控风险、排查治理隐患、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思想共识,推动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、隐患自查自治,政府领导有力、部门监管有效、企业责任落实、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,促使企业形成常态化运行的工作机制,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,夯实遏制重特大事

故的坚实基础。

8.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关系: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,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。事故隐患来源于安全风险的管控失效或弱化,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就会不出现或少出现隐患。

9.隐患治理“五落实”:责任、措施、资金、时限和预案“五落实”。

10.重大事故隐患严格落实 “分级负责、 领导督办、 跟踪问效、治理销号”制度。

11.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:重大风险、较大风险、一般风险、低风险,并对应红、橙、黄、蓝4色标示,绘制风险辨识4色图。

12.事故隐患划分:依据重大事故隐患辨识标准,将事故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。

13.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体系:建立事故隐患登记报告、限期整改、整改公示、验收销号等制度。

14.安全监管“六个一”标准:全面推行一个管控方案、一套辨识标准、一张风险分级分布四色图、一块风险管控公示牌、一份风险管控责任清单、一套风险管控措施清单。

15.1266 模式:紧盯一个目标、严把两道关口、管控六位一体、六个一标准


责任编辑:周口市应急管理局